做空阿里与做空中国,以及做梦

发布时间:2016-02-01

  1月28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集团公布2015年第四季度业绩。这一季度零售平台成交额(GMV)近万亿,达9640亿元人民币,单季净增长超2500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GMV占比68%。季度收入34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经过调整非美国会计准则下的利润19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10、11、12三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为84851亿元。而阿里巴巴零售平台10、11、12三月交易额总量为9640亿元。新经济拉动了11.3%的社会零售总额,足以显示出网络消费在拉动“内需”这辆马车。

  就连纽约时报也撰文指出,对于阿里巴巴和中国经济来说,一大问题是需求能否持续。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一直在关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的卖家,寻求消费者信心复苏的信号。这使得阿里巴巴成为中国消费和经济的晴雨表。对中国经济日趋增长的不安,导致最近数周阿里巴巴股价承压。

  不过,发布财报之后的当天美股常规交易中,阿里巴巴股价下跌2.62美元,跌幅为3.77%,报收于66.92美元。阿里巴巴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变,将转向一种适度、更加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它将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未来会生变。”他说,“阿里巴巴料将能够从中国经济转型中受益。中国正在从投资拉动、制造业为重的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和服务导向型经济转型。”

  但是,有人并不这么看。这个人叫索罗斯,全球昭著的“大空头”。前不久,他在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唱空中国经济:“鉴于经济减速、债务负担、资本外逃等因素,中国经济难免硬着陆。2008年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在美国的次贷市场,而现在的情况基本上是中国引起的。”

  就连李克强总理也站出来说话了,他认为,“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称中国造成了国际市场波动,实在是‘高估’我们了。”

  汇丰银行分析师曾池(Chi Tsang)表示,“对于与中国公司开展业务的波士顿或纽约商人来说,阿里巴巴和百度是最好的晴雨表。”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晴雨表,是不是真的如索罗斯所说,中国经济不行了呢?

  在2015年宏观环境下,阿里不仅助力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增长的长期趋势,其零售平台保持了30%成交额增长,更依靠科技驱动,把消费和服务业的落地为实体经济增长,在云计算服务,企业级应用,数字营销,物流网络,线上线下融合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强劲的内需通过阿里巴巴的财报体现出来。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收入345.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超过分析师预期。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GMV高达9640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GMV占比68%。消费者在淘宝、天猫疯狂买买买的同时,企业、政府机构等合作伙伴纷纷上“云”,该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26%。

  网络零售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撬动经济增长、发觉新经济增长点的“催化剂”,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希望。

  阿里巴巴CEO张勇认为,“今天整个经济的发展,今天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正在大步的走向用互联网更好的带来销售,用互联网去覆盖更多的人群,更多的商业机会,用互联网去管理更多的机会,走向整个生产供应链全面的改造,整个供给侧全面的升级。”

  阿里巴巴已经明确“全球化、农村、云计算和大数据”作为集团未来十年的三大战略。2015年,阿里巴巴视为全球化的元年,包括国家馆、全球知名百货超市、各大国际品牌争相合作阿里巴巴。财报数据显示,仅在2015天猫全球双11狂欢节当天,3000万消费者通过天猫国际购买到了全球的优质商品。埃森哲近期的报告则明确指出,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B2C消费市场。

  随着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深入,传统经济正在全面拥抱互联网,互相加速融合。阿里巴巴为商业提供如同水电煤的基础设施也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和繁荣。

  在刚过去的全国各地两会上,省长们集体点赞电商,并表示要在农村电商、跨境电商、B2B、物流等多个领域大力扶持。省长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2016年电商发展机会巨大,互联网新经济发展空间巨大。

  你跟我说,中国经济不行了拖累了国际市场,你这是开国际玩笑吧?

  电商再升级:离钱近,离消费者近

  在互联网行业里一直有个共识,腾讯流量大,但阿里的流量最值钱,这背后的含义是:到淘宝天猫聚划算平台来的用户都是带着钱包的消费者,有强烈购物意愿,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收入。

  但阿里巴巴显然不满足于此,自从2015年5月CEO张勇上任以来,电商升级成为核心策略,其中不仅仅把淘宝天猫变成最大的交易平台,而是以商家为核心提供全链路的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在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向消费经济的过程和互联网+的驱动下,中国企业迫切的希望投资于互联网工具,进行转型,“离钱近,离消费者近”的阿里巴巴平台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

  在阿里内部转变的信号非常明确,2015年伊始马云提出了五年达到1万亿美元GMV阶段性目标,张勇指出,这一数字对阿里的增速而言并不难,但他强调,会把GMV的健康度和含金量当成重要指标。张勇指出,淘宝天猫每天有超过1亿访问者,是一个天然的中国最大消费者媒体,商家不仅仅能从获得交易服务,物流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够从发现消费者趋势,提供消费信息,到获得新消费者,管理留住消费者,实现增值。而阿里巴巴则将充分挖掘大数据赋能商家。

  财报显示,经过半年这一战略得到了充分执行,在全年活跃用户增加1亿的情况下。阿里巴巴的用户价值不断上升,单个用户年度价值达到了180元,移动是腾讯的两倍,中移动的三倍。GMV的含金量不断攀升至2.98%。

  孩子多了好打架——五大业务脱颖而出

  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团其他业务全面开花:阿里云持续高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长126%;农村淘宝已经深入300万农村家庭,惠及1200万农民;海外业务高速增长,双11当天,超过3000万的消费者通过天猫国际购买到全球的商品;阿里巴巴钉钉企业客户数量已经超过100万家,成为中国第一企业级社交品牌;O2O平台口碑第四季度成交额158亿,快速攻占市场份额。

  我印象中,这已经是阿里巴巴第二次在财报中特别提及阿里云了,而且是第一个点名。

  阿里云在去年10月打破了一项世界纪录。在由数据库之父JimGray创办的排序基准评估竞赛Sort Benchmark中,阿里云把100TB数据的排序时间缩短到了377秒,打破了此前由微软、雅虎等机构研究人员保持的纪录。

  在上一季度中,阿里云营收增速128%,亚马逊AWS增速78%。微软方面,包括Office365在内的智能云营收在上一季度增速8%。毋庸置疑,云计算正在成为新的商业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各家科技巨头角逐的新战场。

  上周,阿里云发布全球首个一站式大数据平台“数加”,对外开放阿里巴巴十年来积累的大数据技术和平台,首批亮相20款产品。这是全球首个囊括了前中后台的大数据一站式开放平台。

  再来看看农村淘宝,未来三到五年,一定会成为职称阿里的最坚实的支柱,千万不可小觑。(这话不是我随便说的,这是一位阿里M7以上的高管私下跟我聊天时说的)财报显示,农村淘宝已经深入300万农村家庭,在全国12000个农村点建立服务站,让农民朋友可以便捷舒心地购买到全球的品质商品。在刚刚开启的“阿里年货节”上,全国各地的风味特色年货可以通过阿里巴巴卖到全国各地。阿里巴巴还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战略,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天猫国际,在刚刚过去的双11已经显示了威力。财报数据显示,仅在2015天猫全球双11狂欢节当天,超过9500万消费者访问天猫国际,其中3000万消费者购买了国际品牌。天猫国际正在改变国人的进口消费习惯,2015年是阿里巴巴全球化的元年,包括国家馆、全球知名百货超市、各大国际品牌争相与天猫国际合作。

  钉钉,或许你比较陌生,但是,这个家伙已经拥有了100多万家企业级用户。其中不乏云锋基金、复星集团、优酷土豆、统一企业、汽车之家、分众传媒等国际一流企业,自2015年1月正式发布以来,阿里巴巴钉钉只用1年时间就成长为中国第一企业级社交品牌。

  至于口碑,本季度成交158亿人民币,12月日均成交超过500万单。口碑是在2015年6月底,由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共同出资60亿元设立的,或者说复活的。半年时间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经碉堡。此外,口碑还在2015年11月上线开放平台,以类目开放的方式,增加美业、休闲娱乐等不同业态。未来,阿里巴巴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加大对包括O2O在内的新兴领域投资力度。O2O,这一波热潮,阿里不想错过,也不容错过。


在线客服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