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23
蔡康永终于对《康熙来了》说了再见,小S徐熙娣随后也发表声明,表示与蔡康永共进退。“康熙”都走了,这档长达12年寿命的台湾乃至大中华流行文化圈的王牌综艺节目终于要告别我们了。
一般的告别难免伤感,但伤感可从来不是康熙的基调。告别康熙的画风当然也应该是鬼马凌乱的,可不是嘛,本来想找点感伤的回忆,但脑子里回想的竟然全是小S的夸张表情包和蔡康永的各种奇怪造型。印象中,康熙最煽情的一次还是小S和前男友黄子佼冰释前嫌那一集,但饶是小S当场抹泪,全场也还是笑点不断。
通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常常被低估,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今天,我时不时还看看康熙,很多梗已经不走心了,但十年前我大学那会儿,康熙带来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记得大学时候有一个女生宿舍,全宿舍的人说话的方式都怪怪的,搞笑、自嘲、讽刺,和周围女生不大一样,但又很吸引人。后来知道,这个宿舍全体都是台湾综艺迷,尤其是康熙迷。在某一个阶段,康熙是同学聚会聊天party的主要谈话内容,康熙的搞笑梗被重复作为谈资,甚至有女同学说话的腔调都有小S的痕迹。
综艺节目让台湾的社会文化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哦,原来马英九也是可以随意调侃甚至可以被小S坐大腿的,原来台湾政治文化名人都可以拿来戏谑,各种严肃事情可以用这种方式讨论。对于21世纪初的大陆大学生来说,看《全民大闷锅》《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康熙来了》等综艺节目是一件特别时髦的事情,在观看的过程中,一种属于年轻人的新的话语方式被建构。 这种娱乐精神带来了康熙和台湾综艺节目的一时风行,但也培养了它的对手,大陆的本土化综艺节目既有本土性又汲取了大量台湾流行文化的元素。实际上,何炅和谢娜这样的沉稳+搞怪的搭配和蔡康永、小S的搭配有某种类似。台湾综艺节目实际和早期港台音乐电影一样,都对中国大陆早期的流行文化起到了启蒙作用,但同样如同港台音乐电影的衰落,大陆市场的崛起同样带来台湾综艺节目的衰落。
近几年,大陆的综艺节目总体制作水准和投入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台湾,中国好声音等大陆节目甚至在台湾本土大热。时势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康熙的退出是明智的,蔡康永已经把他的事业重心放在大陆。
康熙虽然告别了,但娱乐精神永在。蔡康永说:“我发现,我跟朋友聊天,大概有90%的话言不及意,但这就是我们可能还能做朋友的原因”。这句话其实很有意思,也很能说明康熙的精神。人生当然要深刻,但很多时候,我们也要康熙那样的肤浅,那样的搞怪、鬼马和戏谑,不也蛮有趣的吗?
安徽媒体网http://www.ahmt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