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24
“插管”背后的技术
在《黑客帝国》三部曲中,“插管”恐怕是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尼欧要想进入母体,必须将导管插入头部背后的接孔中,然后才能进入虚拟的母体世界。从整个影片的一些细节来看,尼欧本人并未进入母体世界,而是借助插管走进了虚拟的母体世界。
一会儿在母体中穿梭,一会儿返回锡安世界,《黑客帝国》中有太多的情节让人迷惑。如果用虚拟现实技术来看《黑客帝国》中的在母体和锡安世界自由穿梭的场景,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
虚拟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很多智能可穿戴设备,类似于头盔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随处可见。借助内置在头盔中的陀螺仪、加速度计等动作感应器,根据你头部的移动或转动来改变所显示的视频和音效,从而畅游在网游世界中。
再直白一点,就是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都可以借助陀螺仪等感应器,来操控游戏中人物的动作。只不过,智能手机的感应器操控,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最初级应用,像智能头盔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应该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应用。
当然了,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距离《黑客帝国》中“插管”场景中的技术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不过,一些军事训练和医疗培训中,已经有很多非常成熟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设备。借助这些设备,飞行员可以在设备上模拟飞行,医生可以模拟手术。
“连接”控制一切
虽说《阿凡达》中的一些场景与《黑客帝国》有些类似,但在控制模式上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尼欧进入母体,是“插管”,而杰克控制属于自己的阿凡达,用的是“连接”。这可以说是本质相同的虚拟现实技术,衍生出了不同的场景。
在《黑客帝国》中,如果尼欧头部的插管,母体中的尼欧会回到现实生活中,彻底消失在母体中。而在《阿凡达》中,如果杰克断开与阿凡达的连接,阿凡达仍旧存在,只是会像死掉一样瘫在地上。由此不能看出,这两个大片中的场景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直白一点说,《阿凡达》这部科幻大片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是连接控制一切。这与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畅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很相像。准确地说,《阿凡达》这部影片中的很多场景,突出的是“连接”技术,而连接的桥梁,就是那些高大上的设备。
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类似《阿凡达》连接技术的场景已经随处可见。来自媒体的报道称,Oculus一直在秘密开发运动控制器。利用运动控制器,用户可以利用手部和身体动作执行游戏动作和操作游戏物品。这种运动控制器,有些像科幻小说《三体》中的情节。
玩家进入三体游戏之前,需要穿上由一个全视角显示头盔和一套感应服构成的“V装具”。通过记录视网膜特征,感应服可以使玩家从肉体上感觉到游戏中的击打、刀刺和火烧,能产生出酷热和严寒,甚至还能逼真地模拟出身体暴露在风雪中的感觉。尽管目前还未开发出类似的设备,但这代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方向,也体现了《阿凡达》连接一切的前瞻精神。
其实,很多科幻大片中,都能看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从拍摄,到一些场景,都使用了最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透过《黑客帝国》和《阿凡达》这些大片不难预测,未来的虚拟现实技术,连接将成为主流,毕竟“插管”科技含量更高,而且显得有点儿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