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23
网络营销 玩转新媒体的“生意经”
微博、微信到底该怎样玩?活动现场,8块图文并茂的微博、微信政务应用及产品营销展板一字排开,投影、幕布,一切准备就绪。成都大学官方微博、微信的“小编”宋美淇和王柔刚结合自身参与运营新媒体的经验,详细介绍了微博、微信这两种时下最为“火热”的新媒体。猕猴桃、茶叶、柑橘是大兴镇的特色农产品,志愿者结合当地创建特色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助推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家分享了微博、微信营销的成功案例。
“如果开通了微博,我家的猪病了,能够在微博上找到省上和市上的畜牧专家进行咨询吗?”“我可以在微信上寻找到猕猴桃如何施肥的信息吗?”大家不停地向志愿者提问,还纷纷邀请为他们现场注册微博、微信账号。“平时没机会学,这次有大学生上门教我们,实在很难得。”赵晓琴说,她是乡里的猕猴桃种植户,但销售渠道很窄,希望通过学习这种新的营销方式,为猕猴桃销售带来好效果。
政务宣传 用好新媒体实时服务村民
“25万多个认证政务微博、3万多个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发不可或缺。”志愿者就当前如何发挥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在公共信息发布、政务服务方面的作用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交流。
据了解,大兴镇的9个行政村中,只有米锅村和水口村开通了官方微博。志愿者就这两个已经开通的村务微博在内容上转发过多、原创率偏低、发布延迟、关注者少等问题,与部分基层村官进行了商讨。刘珊珊是大兴镇“官博”的小编,在她看来,尽管已经起步,但微博、微信在农村的广泛利用和推进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近一周的志愿服务时间里,志愿者们还进行了上门入户的问卷调查。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周海波表示,他们将通过汇总蒲江县基层农村人员媒介素养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分析撰写形成调研报告,并将报告中的有关问题反馈给当地政府,为农村基层政府加强宣传覆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