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强调和平却把中国当威胁缺乏说服力

发布时间:2013-11-23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极力宣扬其“积极和平主义”的观念,积极和平主义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贡献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但在说明为什么要提出积极和平主义的原因时,日本却把朝鲜和中国的威胁作为主要背景加以强调,这样就使其充满道义的理念失去了说服力。

  安倍今年夏天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后在首次召开的“安全保障与防卫力恳谈会”讲话中,首次明确在国际协调主义基础上的积极和平主义的理念指导下,更加积极地参与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随后,安倍在联合国大会以及其他的国际场合也积极宣传了该理念。但是究竟什么是积极和平主义似乎还没有看到确切的定义。就字面解释积极和平主义仍然强调和平主义,而没有提出与到目前为止完全没有关系的新概念。而强调“积极的”某种意义上,又体现了对过去的旧式和平主义的否定,也就是说在否定基础上的创新。

  然而,中国,韩国以及日本国内对于积极和平主义抱有怀疑,警戒心理的人也不少。最大的原因可能在该理念本身的目标,理想主义追求与推广宣传依靠的背景,以及现实主义利益之间的较大落差和矛盾,容易让人怀疑其真正的目的。如前所述,积极和平主义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贡献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但在说明为什么要提出积极和平主义的原因时,把朝鲜和中国的威胁作为主要背景加以强调。

  正如一位日本国际政治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长期以来,日本在世界观上看待国际关系容易在两个极端之间剧烈摇摆的老问题。当下积极和平主义语境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落差和矛盾正是这种表现。

  一方面,日本把国际政治看成是一个拥有存在感,大国地位,得到尊重的“上流社会”俱乐部,这是一个让人激动充满了玫瑰色彩的优雅国际政治世界。为了获得这个俱乐部的成员资格,必须作出国际贡献。特别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日本的国际责任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是被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政府开发援助,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争取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正是这种思维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日本又同时把国际政治看成是一个弱肉强食赤裸裸的利益争夺场,这是一个充满了算计和被算计让人恐惧的黑暗国际政治世界。要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存下去,道义往往并不重要,因为实力和利益的争夺才是游戏规则。

  日本在战前和战时的理论武装基础就来源于此,帝国主义的争夺战是无情的世界,为了防止来自沙俄的安全威胁,日本就必须扩大自卫的前线,朝鲜合并,伪满洲建国就都变得合理也属于“自卫行为”了,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国际政治中道义的一面完全被无视了。尽管今天日本的状况不能够同100年前相提并论,但是现在认为在领土问题上就是“零和游戏”的思维方式似乎在扩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在积极和平主义的话语权建设中,集中阐述如何通过包括外交、文化、经济、市民社会、军事等各种方式来推进世界和平繁荣,比起强调用军事安全威胁作为语境背景,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在线客服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312号